找到相关内容430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祖故里 新兴国恩寺

    的一本经书,成为研究中国和世界佛教史、文化史、思想史、哲学史的历史典籍。   在龙山国恩寺,保存着众多的禅宗圣迹:六祖手植千年古荔、六祖父母、报恩塔、卓锡泉、浴身池等,而最具传奇色彩的当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514790615.html
  • 张掖古塔

    火塔,安阳高寺的吉祥塔等等,都是为高僧、和尚、喇嘛们死后的遗体火葬而建的塔,所以人们称和尚。这种塔的特殊艺术风格,是把密檐式空心塔身,全部填成实体,成为实心塔,人们不能登临塔顶。塔的下部增加了一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090795377.html
  • 朝圣百科书:公元一世纪前没“塔”字

    佛像、佛经之用的,亦被意译为“方”、“圆冢”,直到隋唐时,翻译家才创造出了“塔”字,作为统一的译名,沿用至今。 我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、砖石塔、金属塔、琉璃塔等,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,...亦被意译为“方”、“圆冢”,直到隋唐时,翻译家才创造出了“塔”字,作为统一的译名,沿用至今。 我国的佛塔按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、砖石塔、金属塔、琉璃塔等,两汉南北朝时以木塔为主,唐宋时砖石塔得到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朝圣|佛教艺术|文化艺术遗产|五大塔林|佛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3/12375336710.html
  • 塔与佛教

    传入中国以前,中国没有“塔”,也没有这个“塔”字。当古印度的Stupa这个字在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时,当时的翻译家把它音译为“窣堵波”、“佛图”、“浮图”、“浮屠”,译意为“方”、“圆冢”。隋唐的翻译家...中国特色的佛教。我国古代佛塔层数的设置采用了阴阳学说的一些观点,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。   三、西藏的佛塔   塔的梵文意译为“方”、“圆冢”,是保存和埋葬佛祖舍利和高僧遗骸的地方,有的塔还存放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3954675.html
  • 舍利与佛塔的因缘

    舍利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,信徒为了表示对佛教的虔诚和信仰,争相寻觅和供奉,这样专门保存或埋葬舍利的建筑物“塔”便应运而生。   “塔”有三个含义:方、灭恶、生善处,译成中文时有按其形状而译,有按其意或音所译,例如:佛图,方、圆冢、灵塔等等。晋宋时,译经人遂造了一个“塔”字为译名,之后“塔”自然成为中文保存埋葬舍利的专用名称。   中国的佛塔始于何时何地何人,历史众说纷纭,但多以汉明帝永平...

    邢庆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35492970.html
  • 洪恩寺寻踪

    区杨庙境内李巷大村民组)。195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  据当地91岁的张天兰老太说,洪恩寺范围较大,气势雄伟,地面有50亩许。寺房有前堂、中殿等99间。四周围墙亦相当考究,墙高3米多,...生前选的地址,葬于洪恩寺围墙内。向与寺向同一向位,丝毫不差。   洪恩寺寺堂寺容讲究常洁常新,为此,特配比丘僧数人护洁。比丘僧不外出斋醮,生活由寺主收草租变值供养。同治间比丘僧不靠寺主供养,以斋醮...

    赵瑞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223596675.html
  • 禅趣盎然的诗意探寻——从废名的四首小诗谈起

    因使用了淡化处理手段而使悲剧氛围变得稀薄超然了许多。这在诗人有关死亡与生死观的诗篇《小园》中表现得最明晰,最典型。诗中出现的“”是废名独筑的一道不错的风景。诗人在《中国文章》一文中说“中国诗人善写景物,关于‘’没有什么好的诗句”,为了改变这一文学事实,他特别好写,如在小说《桥》中就写了家家、清明上坟等等,至于诗里的意象就更多。歌吟爱与死的《小园》,开篇“有寄”的“欣然”与“不可寄”之“哀...

    罗振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2458334.html
  • 立人中的本体论内涵——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佛学透视

    ,而未得其真谛。”(注:《·科学史教篇》。)因为仅止步于物质外壳,必然造成文化的失落,而文化精神的忽视则容易使启蒙成为物欲的煽动;在放逐文化哲学精神的中国,仅止于实用理性型的物质追求适足成为促使人们...。邦国如是,奚能淹留?”(注:《·文化偏至论》。)文化的哲学精神、创造性动力是“本体”,形而下的一般性知识范畴政治、法律等是“末”,维新派“谓邦国安危,一系于政治之思想”(注:《·科学史教篇》。)...

    潘正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5658485.html
  • 以一身来担人间苦——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二

    苦痛的事太多了,尤其是在中国”、“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”、“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”(注:参见鲁迅《·写在〈〉后面》、《华盖集·导师》、《华盖集续编·“死地”》、《两地书·二》。)等,写于这一时期...,“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,肩住了黑暗的闸门,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”(《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)。但是他这种自我牺牲的立身之道,在二十年代的社会、家庭生活中却遭到一系列毁灭性地打击,先是兄弟失和,他...

    哈迎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5758486.html
  • 安岳石刻与宗教义理(八)

    立即将少女埋葬了。把少女埋葬后的不几天,就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老和尚,要求见马郎新娶的媳妇。马郎告诉老和尚说媳妇病故已葬埋。老和尚要求去看马郎媳妇的。等到把老和尚带到马郎媳妇的前时,老和尚用手中的锡杖很快就把拨开了,等到把棺材打开,根本没有少女的尸体,棺内只有一块用黄金制成的锁子骨。老和尚用锡杖把黄金锁子骨挑起来给围观的群众看,并当场向群众传播佛法说:你们陕西这个地方的习俗一直是喜欢骑马、射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0559140.html